谥号什么意思(古代君王谥号是如何被玩坏的?)
发布于:2024-11-20 09:33:57
发布于:2024-11-20 09:33:57
谥号是古代君王、诸侯、名臣等重要人物去世后,根据其生平事迹和品德,由后人给予的一种称号,通常由一个或几个字组成,用以概括和评价逝者的功过是非。谥号制度起源于西周,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
谥号有几种类型:
宋代苏洵的《谥法》详细解释了古代帝王谥号规范和命名原则。
惟周公旦、太公望开嗣王业,建功于牧野,终将葬,乃制谥,遂叙谥法。谥者,行之迹;号者,功之表;古者有大功,则赐之善号以为称也。车服者,位之章也。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行出于己,名生于人。名谓号谥。
苏洵《谥法》
庙号是帝王死后在太庙中被供奉时所用的称号,侧重于在宗庙祭祀中的辈份和顺序。只有那些有显著功绩或对国家有重大贡献的帝王才会被赐予庙号,比如“高祖”、“太宗”、“世宗”等,不是每位帝王都能获得哟。
唐代以前,谥号的评定还算客观简洁,基本上严格遵守了谥号和庙号的法理。以西汉11帝为例,各个皇帝的谥号是必选项,庙号是可选项,含金量极高。
至唐代始,在武则天和李隆基两位大神的努力下,谥号开始转变为对帝王的溢美之词,谥号开始作为政治工具繁琐累加,也变得名不副实。比如,北宋9帝的谥号基本上多达十几个字。庙号也变成每个皇帝的标配,逐渐代替谥号作为评判帝王功绩的描述。
美谥里,评价最高的是“高皇帝”、“文皇帝”和“武皇帝”,“宣皇帝”和“明皇帝”次之。一般“高皇帝”都代指各个朝代的开国皇帝,其中又公认以“文”为天花板。
经纬天地曰文。成其道。 道德博闻曰文。无不知。 学勤好问曰文。不耻下问。 慈惠爱民曰文。惠以成政。 湣民惠礼曰文。惠而有礼。 赐民爵位曰文。与同升。
刚强直理曰武。刚无欲,强不屈。怀忠恕,正曲直。威强敌德曰武。与有德者敌。克定祸乱曰武。以兵征,故能定。刑民克服曰武。法以正民,能使服。夸志多穷曰武。大志行兵,多所穷极。
苏洵《谥法》
此外,还有个说法是“仁皇帝”评价为极,有些情况下甚至超过“文皇帝”。但谥号为“仁”的皇帝只有康熙帝带“仁”字,而且他的庙号是绝无仅有的“圣祖”。宋仁宗赵祯后世评价也极高,但他的谥号没有“仁”字。
千古一帝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认为庙号和谥号会形成“子议父、臣议君”的局面,是对先帝、先人的不尊重,因而废止了庙号和谥号制度。
还有一些英明神武的帝王,比如南北朝时期的宇文邕、刘裕,五代时期的柴荣等并没有成为统一全国性政权的君主,影响力有限,不在统计之内。
我们可以把历史上有代表性并且是统一政权的“高皇帝”(包括“高祖”、“太祖”)、“文皇帝”、“武皇帝”和“仁皇帝”拉出来PK业绩了。
总体来说,这些帝王都是在各自的历史时期做出的重大贡献,很难简单比较谁的成就最高。个人观点,在不同类型的“谥号”赛道的比较如下:
文治武功、开疆扩土、经纬天地,帝王的谥号如同斑驳的古镜,映照着时代的沉浮与更迭。它不仅是对一位位皇帝生平的盖棺定论,更是对他们治世理念的凝练与颂扬。
最后,让我们品味下拥有“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谥号和“太宗”庙号的李世民的诗《度秋》,写的是对夏去秋来、时光流转的感慨和深沉的人生哲理。
夏律昨留灰,秋箭今移晷。
峨嵋岫初出,洞庭波渐起。
桂白发幽岩,菊黄开灞涘。
运流方可叹,含毫属微理。
李世民《度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