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常识 >

困什么欺诈

发布于:2025-01-11 00:53:31

合同欺诈的种类包括:

俏货引诱:

利用紧缺畅销商品,诱人签订购销合同,骗取预付款或定金。

鱼食诱饵:

先履行几份小额合同,制造履约能力强、信誉好的假相,骗取信任后签订大额合同,骗取大量货物或大额货款,然后销声匿迹。

移花接木:

让对方看别人货物,一旦签约骗取对方货款或定金后,便再无踪影。

假冒身份:

假冒知名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或法定代理人、业务负责人,利用伪造的证明文体与对方签订合同;盗用他人盖好合同专用章的合同纸、介绍信、合同占用章,冒充该公司与他人订立合同;用他人已经作废或者遗失的合同纸、介绍信、合同专用章,冒充该公司的业务人员与他人订立合同;擅自刻制他人印章,冒充他人,打着别人的招牌与人签订合同。

虚构主体资格或冒用他人名义实施合同欺诈:

通过伪造或盗用他人名义,虚构合同主体或合同标的,骗取财物。

虚构合同标的骗取财物:

编造不存在的合同标的,以此骗取对方财物。

以“货到付款”方式骗取货物:

在货到付款的合同中,欺诈方可能收到货物后拒不付款,或者采取其他手段骗取货物。

采取“钓鱼式”骗取巨额财产:

通过设定陷阱,逐步诱使对方签订更大额的合同,最终骗取巨额财产。

采取虚假财产、权利担保,骗取财物:

通过虚假的财产或权利担保手段,骗取对方财物。

这些欺诈手段在合同订立和履行过程中较为常见,企业和个人应当提高警惕,加强风险防范意识,以减少合同欺诈带来的损失。在签订合同时,务必核实对方身份和资质,仔细审查合同条款,确保合同内容真实、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