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使用假币罪
发布于:2025-01-10 09:32:33
发布于:2025-01-10 09:32:33
使用假币罪是指 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持有或者使用,数额较大的行为。这种行为侵犯的客体是国家货币管理制度,客观上表现为违反国家货币管理法规,使用伪造的货币进行流通,主体为一般主体,即任何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主观上只能出于故意。
具体来说,使用假币罪包括以下几种情形:
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非法持有,无论持有原因和目的如何,只要能证明行为人确实掌握、控制了一定数额的伪造货币,即符合本罪的行为特征。
将伪造的货币冒充真币进行支付、汇兑、储蓄等使用,使假币进入流通领域,严重扰乱国家金融秩序。
使用假币罪的处罚根据持有或使用假币的数额大小而定:
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
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建议在实际生活中,公众应提高防范意识,避免持有和使用假币,以维护正常的金融秩序和国家经济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