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谁风露立中宵,一句诗道出爱情真谛,可惜诗人知名度不高
发布于:2023-06-23 10:06:31
发布于:2023-06-23 10:06:31
说起诗词,大家肯定会想到唐诗宋词,会想到李白杜甫苏东坡。而对于清代的诗人,普通人就比较陌生了。可能大家还听过纳兰容若的名字,但其他诗人还真是没什么知名度。
黄景仁字仲则,著有《两当轩全集》。首先我们来看一首黄景仁诗歌的代表作《绮怀》:几回花下坐吹箫,银汉红墙入望遥。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缠绵思尽抽残茧,宛转心伤剥后蕉。三五年时三五月,可怜杯酒不曾消。
这首诗从题目上来说,绮丽的怀想,那就是写的男女之间的爱情。而第1句涉及的是以前的甜蜜生活,第2句则马上用遥远的银河来突出物是人非,与爱人之间悬隔遥远。
第3句和第4句则是这首诗中最深情的句子,诗人没有直接说自己因为思念而在庭院中站了一晚上,而是先说头上的星辰已经不是昨晚上看到的了,显示出思念时间的长久和变换。而“为谁风露立中宵”一句,看似用问号的语气,却道出了爱情那种无怨无悔的真谛,给人一种强烈的感情共鸣。
第5和第6句,有一种化用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意思,但是因为词序的变化,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韵味,将诗人的痴情描写得生动具体。也因此,诗人最后想起了心上人15岁时候的月圆之夜,想起了那时候的甜蜜,不由得更加孤独和痛苦,不免叹息一声“可怜杯酒不曾消”。
照理说,能够写出《绮怀》这样好诗的诗人,在当年地位肯定很高,名声肯定很大。但事实并不是如此。毕竟清代的时候,已经不是唐代那种依靠诗赋中举的年代了,而是要靠八股文来谋取科举高中。
而黄景仁屡次参加科举考试都没有中举,所以生活过得很惨,真是百无一用是书生了。虽然黄景仁颇有名声,但这种写诗的才华并没有让他的人生滋润起来。他一生怀才不遇,真称得上穷困潦倒这四个字。后来黄景仁为了躲在,带病离开北京,最终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
虽然在现在的人们眼里,黄景仁真的没有什么知名度,毕竟普通人也不会怎么读清代人的诗集。但是相比清代其他诗人,黄景仁依然算得上一流诗人。
我们可以看看黄景仁的另一首名作《杂感》: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用是书生。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
我们经常说的“百无—用是书生”就是来自这首诗,而这种感慨不只是他人的讥嘲,更是黄景仁面对人生的无奈和沉痛。他一生自负才华,可惜命运不好,纵然不平而鸣,却是没有知己和贵人提携。
纵然有心学李太白的洒脱,奈何生活艰难,早已经没有了壮怀激烈。虽然有心怜惜佳人,奈何身无长物,无法保障红颜知己的生活,最终只能忍痛割爱,只留下一个薄幸之名。这种无力感,真是让黄景仁难受不已。
举世滔滔,真是绝少知己。所以他便只能像阮籍一样,用青白眼看人。而大多数人都是不符合他心意的,所谓“十有九人堪白眼”。最后两句则是把自己的不平比作“春鸟秋虫”,认为这些牢骚是不得不发,再也不顾及《诗经》所说的“温柔敦厚”之意。
看得出来,因为生活的不顺畅,黄景仁的诗歌风格多是蕴含牢骚,蕴含了他自身的遭遇。所以郁达夫在《关于黄仲则》评论说:“要想在乾嘉两代的诗人之中,求一些语语沉痛、字字辛酸的真正具有诗人气质的诗,自然非黄仲则莫属了。”
我们可以再看一下黄景仁的《都门秋思》,感受一下他的牢骚心语:五剧车声隐若雷,北邙惟见冢千堆。夕阳劝客登楼去,山色将秋绕郭来。寒甚更无修竹倚,愁多思买白杨栽。全家都在风声里,九月衣裳未剪裁。
特别是最后两句,可谓沉痛之极。在秋天寒风到来的时候,别人都已经穿上了御寒的衣服,而黄景仁一家却根本没有钱置办寒衣,只能在风中受冻,听到的不只是风声呼啸,更是内心的悲歌。
当然了,一个诗人虽然有一种鲜明的诗风,但是他往往也带有多种风格。好比苏东坡,既能写豪放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也能写委婉的《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而黄景仁也曾经写过一篇类似李白豪放的古风名篇《笥河先生偕宴太白楼醉中作歌》:
“红霞一片海上来,照我楼上华筵开。倾觞绿酒忽复尽,楼中谪位安在哉?青山对面客起舞,彼此青莲一抔土。若论七尺归蓬蒿,此楼作客山是主。若论醉月来江滨,此楼作主山是宾。谁将诗卷掷江流,定不与江东向流。”
这首诗豪放奔腾,犹如天马行空,堪称得到李白的神髓,因此在当时轰动一时。所以说,黄景仁的才华是有的,可惜却没有一个好运气,没有施展才华的机会,还真是令人唏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