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常识 >

除斥指什么

发布于:2025-01-11 01:09:31

除斥期间是指 法律规定某种民事权利有效存续的期间。在这个期间内,如果权利人不行使相应的民事权利,则在该法定期间届满时导致该民事权利的消灭。除斥期间与诉讼时效不同,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在一定期间内不行使其权利,其权利即丧失请求法院保护其民事权利的法律制度,而除斥期间则是指某种权利预定的存续期间,一旦期间届满,该权利即被除斥。

除斥期间的特点包括:

期间法定:

除斥期间可以由法律规定,也可以由当事人约定,但一旦确定,即为不变期间,不因任何事由而中止、中断和延长。

权利消灭:

权利人在除斥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则在该期间届满时,其权利即被消灭,权利人失去行使该权利的可能性。

涉及多种权利:

除斥期间适用于追认权、撤销权、解除权等实体民事权利。

举例来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25条的规定,受遗赠人在知道受遗赠后两个月内未作出接受遗赠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权。这里的两个月即为除斥期间。

建议在涉及法律权利行使时,注意区分除斥期间和诉讼时效的不同,以确保权利的正确行使和权利的及时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