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听证
发布于:2025-01-09 14:47:01
发布于:2025-01-09 14:47:01
听证是指 行政机关在作出有关行政决定之前,按照法定程序,听取行政相对人陈述、申辩、质证的程序。这一程序旨在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确保行政决策的公正性、合理性和合法性。通过听证,行政机关能够更全面地了解案件事实,听取当事人的意见和证据,从而作出更加明智和公正的行政决定。
听证主要适用于以下情形:
当行政机关作出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执照、较大数额罚款等行政处罚决定时,当事人有权要求举行听证。
在作出行政许可决定之前,行政机关应当告知当事人有权要求听证,并举行听证会,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
立法机关在制定法律、法规时,也可能通过听证来听取公众的意见,以确保法律、法规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听证程序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行政机关应提前通知当事人举行听证的时间、地点和程序。
当事人有权在听证会上陈述自己的意见,提供证据,并对对方的陈述和证据进行质证。
听证通常由非本案调查人员主持,以确保公正性。
通过当事人的陈述、举证、质证和申辩,听证主持人应查明案件事实,为作出行政决定提供依据。
听证是行政程序法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它体现了政府管理方式的民主化和法治化,有助于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