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案底指什么
发布于:2025-01-11 12:10:01
发布于:2025-01-11 12:10:01
“留案底” 一般指某人过去犯法或犯罪行为的记录,也称为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在我国法律中,案底通常指有过刑事犯罪前科的档案记录,这些记录一般存放至公安部门保存。
案底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除此情况外,其他情况(如行政拘留、刑事拘留等)均应当视为无罪,不会形成案底。
判处缓刑的人在参军、报考公务员、事业单位等需要严格政审的场合,可能会因为无法出具无犯罪记录证明而被拒之门外。缓刑的记录会成为个人档案中不可磨灭的一部分。
触犯刑事案件即会留下案底,案底记录包括犯罪行为的详细情况,如犯罪时间、地点、罪名、刑罚等。
虽然行政拘留不属于犯罪记录,但其相关信息可能会被记录在公安机关的治安部门,对报考公务员以及特殊部门雇员的当事人的政审环节可能造成不利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案底一旦形成,将随身份信息终身存档,对个人的职业发展和社会生活可能产生一定影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六条,对于犯罪时不满十八周岁且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人,其相关犯罪记录应当被封存,且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除非司法机关办案需要或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
综上所述,留案底是指因刑事犯罪被判处刑罚并记录在公安部门档案中的记录,对个人的社会生活和职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