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材质的一次性餐具到底有何不同?专家支招教你如何选购!
发布于:2025-07-06 17:14:00
发布于:2025-07-06 17:14:00
近日,新黄河联合济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绿色能源课题组,通过模拟真实使用场景,检测不同材质外卖包装在高温、长时间存放等条件下的有害物质释放情况。实验证实,“PS6”材质餐具的溶出物中,检测到少量对人体有害的物质长链烷烃。随后,记者走访了济南一次性餐具批发市场,哪种外卖盒相对健康?新国标执行标准如何?记者寻求专业人士对此进行了解读。
早餐店用塑料袋装的甜沫,塑料外卖盒盛着刚出锅的米线,还有夜市摊用锡纸包裹的花甲粉......在当下快节奏生活中,一次性餐具与我们日常紧密相连。近日,记者来到七里堡综合批发市场,各式各样的一次性餐具琳琅满目。据老板介绍,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塑料透明餐盒多为“PP5”材质,即5号聚丙烯。“销量最好的是这种1500ml大小的餐盒,这种PP材质耐120℃高温,一般卖米线、面条都用这种,20元一包,一包50个。”除此之外,老板表示,同种材质的还有彩色盒盖,但厚度略厚,价格也高一些,可以根据客户需求支持定制。
据济南大学绿色能源课题组李超博士介绍,PP5(聚丙烯)材质餐盒是目前外卖和餐饮行业使用的主流餐盒材质,具有耐高温、无毒,可微波加热且不易变形的特性。然而,从材料学角度分析,李超认为,“pp5”材质餐盒接触高温油脂类食物会加速添加剂和低聚物等有害物质的迁移,常见有机物包括邻苯二甲酸酯,是明确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此外,塑料制品最常见的就是微塑料释放。
不同价位的“PP5”材质一次性餐盒
记者查询资料发现,2024年9月实施的《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GB4806.7-2023)虽要求标注耐热温度,但未对微塑料释放量设限,现行标准尚未覆盖其慢性毒性评估。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PP5材质的主流餐盒虽然有无毒害、耐高温等优点,但其不可降解的特点却引出了垃圾处理难题。据此前《新京报》报道,当前外卖垃圾中的塑料制品回收量极低,多数外卖垃圾都通过焚烧处理。焚烧时,这些塑料制品会产生有毒有害的烟尘和气体,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进而影响人类健康。
2023年,商务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发布《商务领域经营者使用、报告一次性塑料制品管理办法》,要求餐饮经营者,提供打包或外卖服务时,应合理选用替代产品或合规的一次性塑料制品。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提议全面禁止外卖和零售行业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包括塑料袋、餐盒等,以减少“白色污染”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但由于中国饮食特色和烹饪结构以及商家为了压缩成本的角度,环保替代品推广困难重重。
消费者该如何选择一次性餐具呢?李超建议,认准盒体上的标识,三角形“环保标识”内的数字5号PP(聚丙烯)要避免长时间的接触油脂,PS6(聚苯乙烯)禁止装60度以上的食物,1号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仅限冷饮。外卖如需加热,应将食物转移到陶瓷或是玻璃器皿中。外卖餐盒建议优先选择纸质或铝箔材质。
如今,方便、快捷的外卖食品已经深度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但便捷的背后,食品包装的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目前,耐高温、新型包装等环保餐盒已逐步进入市场,但因企业生产成本相对较高,这些新型餐盒的推广速度也相对缓慢。如何在保障环保健康的同时,平衡成本压力,仍是餐饮行业与消费者需要共同面对的课题。消费者要破除使用误区,监督商家包装合规性,需通过多方合力切断“包装污染-健康损害”链条,让便捷与安全真正共存。
记者:曲珈熠 摄影:曲珈熠 编辑:陈彤彤 校对:高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