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生态稻+小龙虾!遵义本土养殖的小龙虾即将上市

发布于:2025-04-16 21:25:00

眼下,随着气温攀升,又到了投放虾苗的关键时期。在湄潭马山镇聚合村,稻虾休闲垂钓基地负责人罗方喜正抢抓农时,一场别开生面的“水上春耕”热闹开场。

马山镇聚合村稻虾休闲垂钓基地里的虾塘里一片忙碌,工人们将一筐筐小龙虾苗从运输车上搬下,过秤后陆续投放到水田里。据了解,该基地总计划投放1万余斤虾苗。

“基地所用的水是山泉水,水质非常清澈。在这里面种稻谷养虾,从来不用农药,所产稻谷和小龙虾都是绿色生态的。今年3月中旬开始投放虾苗,每隔两天就放一次,每次投放量300—400公斤。”罗方喜介绍。

稻因虾而香,虾因稻而肥。马山镇聚合村临近湄江河源头,水源丰富,水质良好,水稻种植面积广。小龙虾养殖投资小、见效快、市场需求大,在“稻虾共养”模式下,小龙虾摄食稻田里的微生物、杂草和害虫,其排泄物又为水稻提供有机肥,促进水稻生长发育,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实现了“以稻养虾、以虾促稻、粮虾双赢”。

2020年发展至今,罗方喜也尝到了该种养模式带来的红利,坚定了继续发展“稻虾共生”产业的信心。

“今后,我们村聚宝盆种植专业合作社准备带动大家共同参与‘稻+虾’养殖。我们还准备在‘稻+虾’养殖模式中套养泥鳅,让产业更多元化。目前已经和外地市场的几个收购商达成了协议,回收泥鳅。村合作社要发挥示范作用,带动更多村民走上致富之路。”罗方喜说。

罗方喜的种植养殖事业蒸蒸日上,不仅自己收获满满,更带动了周边不少村民。村民们在自身从事养殖业的同时,空闲时分还得以在家门口实现就业,生活水平显著提升。罗方喜毫无保留地分享成功经验与技术,带动不少村民投身“稻虾共养”创新模式。

村民韦美学便是受益者之一,他在罗方喜的技术指导下,每亩地可收获500斤左右的小龙虾,发展前景广阔。“以前我只种水稻,收入不高。在罗方喜的技术指导下,尝试‘稻虾共养’,收入翻了一番。”韦美学说,现在的日子越过越有盼头。

近年来,马山镇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优势,积极创新发展思路,探索实施稻虾综合种养模式,引领养殖大户带动周边村民参与生产经营创收致富,同时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稳粮增效、粮虾双赢”,走出一条致富新“稻”路。

“湄潭县聚宝盆种植专业合作社是马山镇聚合村的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社,主要从事稻+虾的综合种养殖,种养殖面积有200余亩,年平均用工人次在1000人次以上,在带动当地村民就近就业的同时,也提供了优质的农产品。为广泛宣传特色稻虾产业,拟于每年五一假期期间开展钓虾活动,希望通过活动带动农家乐、民宿等旅游产业,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马山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主任刘芳介绍说。

全媒记者:张婷 通讯员:刘越 刘芸芸

编辑:何祖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