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导航栏目
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中国新船订单重超韩国
发布于:2025-05-20 09:32:00
美国限制措施松动后,国际船东们开始重返中国造船市场
文|《财经》记者
王静仪
编辑|施智梁
2025
年
4
月,中国新船订单量超越韩国,重返全球首位。
据《中国远洋航运》统计,
4
月中国收获新船订单
54
艘,
562
万载重吨,按载重吨计算的全球市场份额达
57.8%
,位居全球第一。
排名第二
和
第三的分别是韩国和日本。韩国船厂成交新船订单
41
艘
370
万载重吨,全球市场份额为
38.0%
。日本船厂成交新船订单
2
艘
37
万载重吨,全球市场份额为
3.8%
。
不仅是订单数量多,中国船企的订单质量也排在第一。
4
月,中国船企新船订单平均为
10.4
万载重吨,为年内最高。韩国船企
4
月订单平均每艘为
9
万修正总吨,较中国低
13%
。
说是重回,因为中国在
2010
年
-2024
年连续
15
年维持全球新船订单量第一的位置,
2024
年的市占率甚至超过
70%
,但
2025
年的前四个月里,受美国相关政策影响,有两个月中国被韩国罕见超越。
美国
301
调查使得近期国际造船格局发生改变。由于担心使用中国建造的船舶会在美面临天价港口费,部分国际船东将订单从中国流向韩国,韩国造船业把握住了政策套利的短暂窗口,拿下
3
月全球新船接单量冠军。
4
月成为政策转折点,在
4
月
17
日落定的美国
301
调查限制措施中,美国天价港口费的征收范围缩小,针对使用中国建造船舶的国际航运公司以及订购中国建造船舶的航运公司的限制条例被删除,限制措施松动后,国际船东们开始重返中国造船市场。
作为对比,
2025
年
2
月,中国船企揽获了全球
70%
的新船订单,而韩国船企接单量所占份额仅有
9%
;
3
月攻守之势逆转,韩国拿下
55%
,位居榜首;中国船企的全球市场占有率为
35%
;
4
月,中国的市场份额再次回到第一。
从加拿大
Seaspan
到希腊
Dynacom
、泰国
RCL
,再到欧洲航运巨头
CMB.TECH
,国际航运界纷纷
“
用脚投票
”
,将新造船订单交付给中国。
仅在
4
月
29
日一天,中国船厂接连签下两笔共计
20
艘大型集装箱船的订单:
Seaspan
与外高桥造船签署
6
艘
10000TEU
集装箱船建造合同,预计
2028
年交付;中远海控旗下东方海外订造
14
艘
18500TEU
甲醇双燃料绿色巨轮,投资总额高达
30.8
亿美元,交付期为
2028
年
-2029
年,建造方为南通与大连中远海运川崎,成为近年全球最大规模的绿色集装箱船订单之一。
正如
CMB.TECH
首席执行官亚历山大
·
萨弗里斯(
Alexander Saverys
)所说,不论是从租船市场需求、政策豁免路径,还是技术水平与交付保障能力来看,中国造船体系的优势在当前依旧稳固,甚至进一步强化。
他说,中国拥有从原材料、船配、设计、建造到交付一体化体系,是当前全球最完整的船舶产业生态,而且实现了设计能力与绿色技术融合,凭借交付周期与成本控制能力,保持欧美日韩船厂不可比拟的综合性价比。
从整体来看,航运数据机构
VesselsValue
提供给《财经》的数据显示,截至
2025
年
5
月
19
日,中国手持订单达到
3501
艘
3095
万载重吨,同期韩国为
723
艘
672
万载重吨。
至于具体船型,中国在油轮和散货船领域有明显数量优势,两类船型的手持订单约
2000
艘,大约是韩国的六倍;而韩国在
LNG
(液化天然气)船这一高附加值船型领域整体更领先,手持订单数为
242
艘,是中国(
115
艘)的两倍。
不过随着中国船企加速交付高附加值船舶,中国正快速追赶。根据央视新闻报道,今年上海沪东中华造船厂将创纪录地达到同时在建
19
艘
LNG
运输船舶,船坞中建造的
LNG
运输船刚下水,第二批就进来了。
“
中国国际海事和船舶工业的崛起,是全球化浪潮下要素优化配置与技术迭代的必然结果。
”
深圳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
深圳国际海事研究院院长陈继红对《财经》分析道。
陈继红指出,中国造船崛起,一是技术创新是核心动力之一,依靠中国船舶工业逐年递增的研发强度驱动造船技术创新,
2024
年中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三大指标分别占世界市场份额的
55.7%
、
74.1%
和
63.1%
,继续稳步增长,其中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均创中国造船史的最好水平。此外,高端智能绿色化加速
推进,中国新接绿色动力船舶订单占到国际市场份额连年增长。从
2021
年的
31.5%
逐年增长到了
2024
年的
78.5%
。
二是形成了完备的产业集群优势,中国形成了以长三角和环渤海为中心的造船产业集群,集聚了沪东中华、外高桥造船等龙头企业,具备
“
设计
-
配套
-
总装
”
的全产业链优势,这种集群效应带来显著效率提升。
三是市场需求的强劲牵引,中国日益增长的货运需求也为中国船舶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2023
年
8
月中国船东所持有的船队规模已经达到
2.492
亿总吨,在全球市场份额占比为
15.9%
,超越希腊成为世界最大船东国。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
UNCTAD
)发布数据显示,
1980
年
-2024
年全球海运量数据由
37
亿吨增长至
126
亿吨,增幅约为
240.5%
,在全球海运贸易量高速增长的宏观背景下,船舶产能的扩张显得尤为合理。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中国船舶业在全球市场中的成功崛起,难以被其他国家轻易取代。
(本文图表来自
VesselsValue
)
责编 | 秦李欣
本文分类:
实时讯息
浏览次数:
0
次浏览
本文链接:
https://m.zmbk.net/news/6ZLRp5DbgO.html
上一篇 >
营销短信“不请自来” 谁该为退订费买单
下一篇 >
枣庄台儿庄打造“可触摸的浪漫”引领婚俗新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