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好房子”标准 打造智慧住宅
发布于:2025-04-03 10:10:00
发布于:2025-04-03 10:10:00
华发珠海湾项目是珠海的首批试点之一,也是大湾区首个集成无人机配送服务的智慧住区。
在珠海湾智慧社区,巡检机器人正在实时监控环境安全。
什么是“好房子”?是地段交通、商业配套,还是附近的优质教育医疗资源?在1000名购房者心中会有1000个答案。
日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国家标准《住宅项目规范》,要求住宅项目建设应以“安全、舒适、绿色、智慧”为目标,以更高标准推动住宅品质全面升级。该标准将于5月1日起施行。
这一《住宅项目规范》与当下房地产领域广受期待的“好房子”概念遥相呼应。如同一把精准的标尺,丈量出市民对理想居所的期待,为“好房子”画出“标准像”。
自去年起,珠海以集成式改革系统推进“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产业化”新型住宅产品体系建设,形成“1+2+N”体系(即1个政策文件,2个技术标准,N个试点项目)的核心框架,在香洲区、金湾区、高新区选取4个项目为智慧住宅试点,撬动居住品质的跃升。
从试点到铺开,珠海的“好房子”长啥样,何时能住上?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林郁鸿
摄影:南方日报记者 钱文攀
探索智慧住宅标准体系
由“好房子”催生的“居住革命”,映射出市民从“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的美好向往。
近日,珠海高新区以“智领湾区·飞创未来”为主题,揭开了珠海“四化”新型住宅推向市场的序幕。
所谓“四化”新型住宅,简而言之就是融合“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产业化”于一体的新型住宅产品。这一概念虽由珠海首倡,底层逻辑则与以“安全、舒适、绿色、智慧”为目标的“好房子”标准相通。
随着楼市供需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四化”新型住宅是加速珠海房地产转型升级的重要布局。
在制度设计上,珠海通过创新政策机制,率先出台《珠海市关于加快发展智慧住宅提高居住品质行动方案》,提出建立健全智慧住宅标准体系、打造试点示范、强化规划建设管控、强化科技创新赋能、加大扶持力度等17项重点任务,明确将住宅数字化要求和支持措施列入土地出让条件,为新型智慧住宅立标准。
而在技术规范层面,《珠海市智慧住宅建设评价导则》与《优化规划管理助力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等两个技术标准规范,一方面强化智慧小区、智能家居等建设要求,另一方面规范各阶段评审工作,为打造更多“好房子”提供可落地的标准和规范。
在底层实施落地上,珠海出台实施《优化规划管理助力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从支持住宅户型品质提升、探索建设高品质智慧住宅、居住配套商业设施建设、打造全龄友好型无忧社区等层面给出具体支持措施。
其中,包括创新设计环绕式、无干扰三层错层超大露台;对实施绿色建筑技术而必须增加的建筑空间免计容;将阳台半计容比例上限由原来15%提高至20%,且允许设置一个满足开敞率不低于40%的主景观阳台不限制其进深,增加住宅舒适度;客厅与卧室楼板采用整体“大板”结构形式,结合可变式家具设计,实现建筑空间灵活可变;打造阳光车库,将建筑物首层作为停车库等。
“我们将进一步对标‘好房子’的要求,研究优化和完善绿色建筑等相关技术标准,不断实现更高水平的‘住有所居’和‘住有宜居’。”珠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毛建华说。
随着政策文件、技术标准等创新政策落地,珠海的新型住宅产品体系建设近一年来迅速铺开,相关试点项目探索融入“数字智慧社区、智慧无人机服务、社区养老、智能家居、阳光车库、错层大露台”等内容。
一系列标准的提升,为珠海提升住宅品质按下了“空间革命”的启动键。
新型住宅项目试点铺开
“更大的窗户”“更高的天花板”“更开阔的空间”……标准的提升决定房屋品质,对于住宅舒适性的改善有着重要意义。
目前,珠海已在香洲区、金湾区、高新区选取4个项目为智慧住宅试点,计容面积共125万平方米,以点带面引领行业提质增效。
在试点项目之一的华发“珠海湾”,亿航智能、丰翼科技等企业带来的两款无人机,上演了“从社区起降场至户属停机坪”的实战演练。
这是“四化”住宅面向未来的智慧应用场景的缩影。
数字化,是珠海“四化”新型住宅的第一重属性。以创新科技引领,珠海与华为联手建立数字社区及数字家庭控制底座,为智能设施互联、感知数据融合、信息资源共享提供安全底座支撑。在住宅设计、施工、运维、物管服务全生命周期运用BIM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实现数字化管控,打造引领行业的数字智慧小区。
智能化,是新型住宅与传统住宅的分水岭。在试点项目中,珠海不断拓展“好房子”智能应用场景,打破传统住宅局限,集成各类智能产品在新建住宅和小区配套设施中应用,运用人工智能、人脸识别、AI视频、智能感知、智能监测等前沿技术,深度融合绿色建筑、智能建造;率先实现无人机自动投递,住户露台设置无人机停机坪,解决物流配送“最后一百米”。
绿色化,是“四化”住宅引领建筑变革的重要动力。珠海明确,新型住宅要达到二星级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提升门窗密封性能、墙体隔声保温效果,优化采光通风性能,消除卫生间串味,配备智能绿色家居产品,聚焦绿色材料、绿色节能设计及施工、光储充、绿色节能控制系统、碳排放管理系统五大类应用,实现居住安全舒适健康节能。
去年底,珠海完成第一宗通过挂牌出让的“四化”新型住宅产品体系试点项目用地,该用地支持项目每户设置一处无人机物流投递平台,平台平面净尺寸不小于“3米乘3米”,且两面临空,临空面高度不小于两层层高,不计入容积率和产权面积。
从今年起,珠海加快“四化”新型住宅用地供应,将“四化”新型住宅的有关要求纳入出让公告和土地出让合同。
推动智能家居跨界融合
“当前建筑行业正处在爬坡过坎的过渡期。”珠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田建华说,“要抢抓政策红利与湾区机遇,通过技术创新、区域协同、生态优化,实现从‘传统建造’向‘智造未来’的跨越。”
“新型住宅”是新生事物,瞄准的是“住得好”的深层次需求,也是房地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
在珠海,以“四化”新型住宅为代表的“好房子”,为房地产行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即通过应用新工艺、新技术,推动行业向智能化、绿色化、数字化方向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
推动产业跨界融合,是珠海“四化”新型住宅发展的目标所在。
去年以来,珠海推动华发、华为、格力电器、小米、中建三局等50多家企业成立“珠海市智能家居装备产业创新联合促进会”,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促进智能家居产业与房产开发、人工智能、金融、互联网、通信等领域深度融合。
在华发科创智能家居产业园,目前已进驻摩根集团、数字之光等10多个优质项目,引进人形机器人、无人机投递等领域的多家关联企业,构建全屋智能控制设备、智能低碳遮阳、智慧社区数字家庭以及AI技术等产业平台,形成研发生产、场景应用、运营服务产业链,推动珠海在智能家居领域的创新发展。
与此同时,珠海还加速推动智能家居产业联盟开展关键技术联合攻关,制定行业标准体系,聚焦“科技+”展示智能家居产业最新成果和技术,搭建中国智能家居创新融合发展高端交流平台,加强市场推广和合作交流,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未来,珠海将持续通过政策创新、科技赋能与产业链协同,构建起“四化”新型住宅建设体系,加速推动智慧住宅建设,重点跟进试点示范项目,出台《促进珠海市房地产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珠海市高品质住宅规划技术标准创新规定》,通过在新出让商品住宅用地中试点优化规划条件、加快推出容积率1.2—1.5的低密度商品住宅用地等措施,提升住房建设品质,以智慧人居引领城市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