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中国太阳能风扇帽走俏海外的启示

发布于:2025-08-21 07:49:00

最近,海外某社交平台上一段视频爆火。视频里一位美国女博主为正在户外烧烤的父亲送上了一份礼物——一顶由中国制造的太阳能风扇帽。随后,这款定价近40美元的太阳能风扇帽在海外电商平台迅速走红,成为现象级爆款。它的成功与通常印象中“高大上”的新能源产业形成巨大反差,发掘了一个极具潜力的新能源蓝海。

太阳能风扇帽的走红绝非偶然。一方面,它抓住了消费者的需求痛点。在炎热的夏季,对于户外工作和出行,防暑降温是刚需。传统的户外降温方式要么不够便携,要么续航时间和降温效果有限。太阳能风扇帽巧妙地将光伏技术与帽子相结合,利用太阳能为风扇提供动力,随时随地为户外活动者提供清凉,满足了消费者对便携、实用、高效解暑的迫切需求。

另一方面,它的成功还得益于新能源技术的进步与成本降低。近年来,光伏组件小型化、高效化、低成本化持续演进,使得光伏技术能够无缝融入日常消费品。这顶风扇帽并没有什么尖端科技,而是将相对成熟的技术进行巧妙组合,与传统防暑用品结合形成创新应用。这顶帽子也验证了“新能源+消费品”的商业模式具备可行性,消费者为实用、便利的新能源消费品付费的意愿正在提升。

受传统电力时代商业模式影响,长久以来,光伏、风电、储能等新能源企业习惯于“大项目”思维,聚焦于企业、政府级市场,而消费级市场却一直未受到应有重视。事实上,全球消费电子、户外用品、家居用品等消费级市场规模庞大,将新能源技术融入这些领域,其市场潜力有望达到万亿元级规模。

目前,新能源电力产品在消费级市场渗透率极低,这意味着其中蕴含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商业机会。户外场景中,可开发发电遮阳伞、便携太阳能充电板、太阳能背包、户外电源等产品,满足户外用电、移动设备续航等需求;家居场景里,家用小型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可供庭院或阳台使用,太阳能户外感应灯、太阳能庭院伞和桌椅、家用储能系统等,都有望成为市场的宠儿;随身场景中,集成光伏的充电宝,以及自发电可穿戴设备如手表、健康监测设备,太阳能充电手机壳等产品也具有极大发展潜力。

更为重要的是,消费级产品在新能源产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价值。它们能够有效地普及新能源认知,让更多普通消费者了解和接受新能源技术,从而培养用户使用新能源产品的习惯,进而推动整个产业链品牌升级与市场扩容。同时,相较于大型项目市场,消费级市场产品附加值更高,能够为企业创造稳定、持续的现金流,夯实企业发展基础。

要想畅游消费级市场这片蓝海,新能源企业需要转变思维,树立“新能源+消费品”的融合创新理念。几年前,已经有太阳能企业将业务重心放在消费级市场,推出了太阳能背包、太阳能发电纸、太阳能汽车等产品,但产品设计、市场运营、品牌建设始终没能摆脱传统电力行业的束缚,最终没能激活消费级市场。要想从“发电思维”转向“赋能生活”,新能源企业需始终将用户体验放在首位。产品不仅要好用、易用,还要具备吸引人的外观、可靠的安全性能以及合理的性价比。

品牌建设则要积极传递科技感、环保理念以及生活品质提升等价值观,改变以往新能源产品在工业品设计中“笨重”的形象,塑造出更具亲和力的品牌新貌。渠道与营销创新同样不容忽视。当前市场环境下,企业应充分利用电商平台的广阔覆盖范围和便捷性,让产品快速触达消费者。

一顶帽子,吹热了海外市场,更点亮了新能源消费的星辰大海。如果新能源产品能像家电一样广泛融入日常生活,不仅将进一步打开新能源产业空间,还能潜移默化地提升全民绿色消费意识,更好助力“双碳”目标实现。(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王轶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