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赋能,中山首个市域级虚拟电厂正式启航
发布于:2025-04-30 08:24:00
发布于:2025-04-30 08:24:00
由中山市发展和改革局、中山供电局和南方凯能(广东)电力集团联合打造的基于虚拟电厂技术的市域近零碳数字能源一体化管理平台(虚拟电厂)近日正式启航。这是中山市首个实现全功能模块运行的市域级虚拟电厂。该虚拟电厂应用了分布式能源聚合技术和AI算法动态调整等多种技术手段,实现“资源聚合、智能调度、市场交易”等多种功能。目前,该电厂已将超过3000个能源节点纳入其中。平台上线后将与广东省电力交易中心、电网调度系统、省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等实现互联互通,参与全省电力现货市场交易、需求侧响应、辅助服务市场等业务,每年可释放调节能力价值超过1亿元。
虚拟电厂网络图。
央地合作企业南方凯能(广东)电力集团下属企业中山市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是该虚拟电厂的建设运营主体。该公司项目负责人表示,虚拟电厂并非实体电站,而是电力系统的“智能管家”。随着大量分布式电源、储能装置、新能源汽车、可调节负荷等分布式能源接入电网,对电网管理和电力供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各类分布式能源的供应、使用随机性、间歇性和波动性,要求电力系统要对反应更快、更精准。为实现对这些分布式电源的协调控制与能量管理,虚拟电厂应运而生。
不同于传统电厂,虚拟电厂通过各种信息技术,将传统发电机组、分布式电源、储能设备、西能汽车、供冷供热装置等能源终端进行聚合,使其作为一个整体参与电力系统运行。目前,中山市域级虚拟电厂已通过物联网技术,将分散在全市各地的3000多个分布式能源纳入其中,构建起虚拟电厂的“底层”架构。中层则部署了边缘计算网关,实现本地化决策,上层依托数字孪生技术,构建了全景可视化指挥平台。
该项目负责人表示,该虚拟电厂还引入了人工智能技术(即AI),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做到调控“秒级响应”。在夏季持续高温带来的电力供应压力时,虚拟电厂可快速聚合300兆瓦级灵活调节资源,相当于新建一座中型调峰电厂,在极端天气下将电力缺口影响降至最低。
除了可实现智能调控电力,虚拟电厂还聚焦中山市“十大舰队”产业集群,重点服务各大工业园区的规上企业,通过定制化的用能方案,为制造业企业降低用电成本15%—20%。通过接入全市建筑楼宇能源管理系统,该平台可实时优化政府机构、商业综合体、医院、学校等公共机构的用能策略,实现区域综合能效提升25%,碳排放强度下降18%,为全市乃至全省的近零碳园区建设提供可复制经验。
采写:南方+记者 雷海泉
通讯员 刘军权
【作者】 雷海泉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