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岛城警事丨“文火慢煨”审讯局,12小时解干戈!市北公安“传帮带”书写新警成长加速度

发布于:2025-04-16 14:57:00

夜深了,城市的喧嚣渐渐沉寂,街面上一片安静,人们早已沉浸在梦乡之中。然而,青岛市公安局市北分局辽宁路派出所的报警大厅内却热闹非凡,灯光通明,老民警李军接待着群众的求助,旁边徒弟孙学明则坐在电脑前录入报警信息。警灯在玻璃上划出流动的光痕,恰似两代藏蓝身影的交叠。从审讯室的唇枪舌剑,到调解室的家长里短;从跨省追凶的星夜兼程,到街头纠纷的耐心化解,这里没有惊心动魄的豪言壮语,只有老民警言传身教化作新警肩上的担当。当皱纹里沉淀的经验遇上眼眸中的锋芒,市北公安“传帮带”的故事里,每一次师徒并肩都是对平安最深情的注脚。

李军和孙学明师徒现场调查

审讯室里“文火慢炖”“红白脸” 组合首战告捷

初入警营的孙学明深知,审讯室是检验警校理论的试金石。面对嫌疑人的狡猾抵赖,书本上的讯问技巧如何落地运用?李军常说:“审讯并非疾风骤雨,而要像炖老汤 —— 火候得稳,耐心要足。”他手把手教导孙学明观察嫌疑人的微表情,在笔录间隙轻声拆解对方的心理防线。深夜复盘时,李军耐心地为孙学明答疑解惑,将自己多年积累的审讯技巧倾囊相授。在这个过程中,孙学明逐渐领悟到,真正优秀的审讯人员,能够精准运用法律武器,巧妙地戳穿嫌疑人编织的谎言,直击案件核心。

师徒派出所里处理警情

“学明,把案卷收一收,咱们接了个‘硬骨头’!”2024 年 8 月 29 日下午 3 时许,刚入警一周的孙学明正在看着案卷,却被师傅李军急促的声音打断。上级推送的跨省系列案件需要立即押解主犯审讯,李军拍了拍徒弟孙学明肩膀,笑着说道:“警校学的审讯技巧该派上用场了,一会儿咱们打个‘红白脸’配合!”

晚上 8 时许,师徒俩将嫌疑人带到分局的办案中心审讯室,孙学明负责记录,李军进行讯问。这是孙学明第一次参与审讯,激动与紧张交织,让他放在键盘上的手微微发抖。“学明,准备好了吗?” 师傅的声音传来,孙学明看到师傅鼓励的目光,暗暗深吸一口气,声音坚定地回答道:“准备好了,随时可以开始!” 李军微笑着点了点头,开始讯问嫌疑人。

师徒研究案情

和李军预想的一样,嫌疑人一开始极其不配合,面对询问,总是百般抵赖。一个小时过去,几乎没有得到什么有用的信息。孙学明有些着急了,他偷偷看了看师傅,却见李军丝毫没有着急的样子,一脸淡定地与嫌疑人周旋着。师傅胸有成竹的模样给了孙学明底气,他想起之前师傅的交代,开始主动配合师傅进行讯问。

面对惯犯的顾左右而言他,李军从容抛出法律条文,孙学明则适时运用警校所学的心理战术施压。当嫌疑人开始编造谎言,师徒俩默契切换角色。李军雷霆震慑,孙学明循循善诱。凌晨 3 时许,嫌疑人终于全盘托出,涉及 10 省市、40 余人的犯罪网络就此撕开缺口。“师傅,原来审讯真的像您说的文火慢炖!” 回程路上,孙学明兴奋得毫无睡意。

师徒调取视频

老警传授矛盾 “解铃密码” 12 小时化解醉酒互殴纠纷

公安队伍中有着“传帮带”的优良传统。老民警凭借丰富的实战经验,毫无保留地向新民警传授执法技巧与调解智慧,助力他们迅速成长。李军常对孙学明说:“矛盾就像打了结的绳子,急着扯只会越缠越紧。” 他示范如何用一杯温水平复当事人情绪,怎样在家长里短中找准矛盾症结。那些浸透岁月的调解心得,让孙学明明白:执法不仅要有严格的尺度,更要有温暖人心的温度。

2月26日21时,辽宁路科技街某店铺内,满身酒气的彭某与工作人员杜某激烈对峙,双方均称遭对方殴打。110 民警将两人带回派出所时,二人仍情绪激动,争吵声不断。孙学明面对这混乱场面略显慌乱,一旁的师傅李军沉稳地拍了拍他的肩膀:“处理打架斗殴,先稳住局面,固定证据是关键。”李军当即和孙学明一起将双方隔离开,分别询问事情经过。原来,醉酒的彭某在店内举止不当,店员杜某上前劝阻,言语冲突升级为肢体对抗。随后,李军带着孙学明前往事发地进行调查,并获取了店内的视频资料。

李军和孙学明收到锦旗

回到办公室,师徒俩马上开始查看视频,画面显示,杜某在拉扯中右拳击中彭某致其倒地,双方互殴行为确凿无疑。面对情绪依旧激动的杜某,李军带着孙学明细致地对双方伤情拍照固定,并完成受案流程。凌晨2时,在师傅李军的耐心劝导下,双方情绪逐渐平复,同意先行回家。

2月27日早上9点,李军再次将二人传唤至派出所开展调解。办公室内,李军一边向孙学明传授 “倾听诉求、找准症结、平衡利益” 的调解技巧,一边化身“和事佬”穿梭于双方之间。他既严肃指出杜某动手打人、彭某醉酒滋事的违法性,又讲了打架对自己和家人造成的不良影响,从法律责任谈到邻里和睦,从经济赔偿说到社会影响。经过 3 小时的反复协调,双方最终达成治安调解协议,握手言和。

从纠纷发生到圆满解决,短短 12 个小时,师傅李军凭借丰富经验把控节奏,徒弟孙学明孙学明在跟随学习中逐渐褪去青涩,掌握了调解流程与技巧。这场调解不仅消弭了一场冲突,更见证了公安 “传帮带” 传统如何让新警在实战中淬炼成长,成为守护辖区安宁的可靠力量。

市北公安分局新警导师聘任仪式

数字警务解锁智慧密钥 新老搭档智破 “逃单” 迷局

警营中的 “师徒档” 是一道独特风景。多年的刑侦历练赋予师傅抽丝剥茧、洞察真相的锐利直觉,对各类警情的关键要点了然于心。而作为徒弟的年轻民警则是数字时代的先锋,凭借对前沿技术的熟练掌握,指尖轻动便能从海量信息中精准抓取关键线索。师徒间以 “经验为锚,技术为帆” 的互补协作,总能在复杂警情中开辟出高效解决路径。3 月 6 日,在辽宁路的一个加油站里,就上演了这样一幕 “师徒合作” 的精彩实战,成功破解一起加油站 “逃单” 疑云。

3 月 6 日 15 时许,辽宁路某加油站员工焦急报警,称有车主加完油后未支付 520 元油费便驾车离开。接警后,李军带着孙学明立刻赶往现场。

来到加油站,李军安抚了报警人情绪,仔细询问车辆特征、加油时间等细节。孙学明通过系统展开检索,几分钟后便找出了车主联系方式及相关信息。李军马上联系了车主,电话那头,车主起初一头雾水,坚称自己已完成支付。李军察觉到其中可能存在误会,他将手机打开免提,耐心引导车主回忆支付流程。听完车主的讲述后,孙学明适时插话:“你是通过加油站的 APP 操作的吗?” 得到对方肯定回答后,孙学明指导车主查看 APP 的支付页面。经仔细核对,真相浮出水面 —— 原来车主误将 520 元充值进了 APP 的钱包,却未完成实际加油支付,并非有意逃单。

厘清情况后,李军以拉家常的方式消除车主紧张情绪,孙学明则手把手教学,协助车主通过微信转账完成油款支付。随着加油站传来 “收款成功” 的提示音,报案人开心地向这对师徒表示感谢,“多亏你们解释得清楚,不然我这误会可闹大了!” 电话里也传来车主的感慨。

从跨省大案到家长里短,从审讯室到调解桌,市北公安辽宁路派出所的 “李军 + 孙学明”这对师徒档,用 30 年警龄与警校新生的碰撞,书写着 “传帮带” 的生动篇章。

链接:

市北公安分局推行新警导师制 助力警队薪火相传!

2024年以来,分局选拔 38 名业务骨干任新警导师,并举行聘任仪式。

新警导师制成效显著:为新警筑牢成长根基,导师以职业经历与案例助其树立正确三观,提升抗诱惑能力;传承基层公安优秀经验,新警借此快速掌握技能、适应岗位;增进师徒互信,38对师徒的传帮带实践,让新警高效融入工作,激发派出所活力。

此举既关怀新警职业发展,更推动警队文化与专业化建设,构建起 “以老带新、以新促老、新老互动” 青蓝相长新模式。

(半岛全媒体记者 蒋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