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乡村振兴路上的“巾帼力量”——记娄底市城发集团驻同德村第一书记梁兰

发布于:2025-04-14 10:27:00

近日,在市城发集团驻村点双峰县井字镇同德村举行的驻村第一书记欢送座谈会上,两面锦旗格外醒目。“凿山引泉 修河暖民”“书记驻村解难题 软弱涣散焕生机”的金色大字,承载着同德村村民对梁兰的深厚谢意。这位37岁的年轻干部,以实干诠释担当,在乡村振兴一线绽放巾帼风采。

(驻村第一书记欢送座谈会上赠送锦旗)

从业务骨干到驻村书记

梁兰,市城发集团下属水利水电工程公司的业务骨干,同时也是一位三孩母亲。这个看似柔弱的女子,却以非凡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在乡村振兴号角吹响之时,受单位和组织选派,毅然决然选择踏上驻村新征程,肩负起驻村帮扶的重任。

2024年5月8日,市城发集团驻村工作队正式进驻双峰县井字镇同德村,梁兰担任同德村驻村第一书记。在这个仅有2.5平方公里、310户1075人的小村庄,基层党组织涣散、村级债务沉重、发展思路不清等难题亟待解决。梁兰深知,乡村振兴需要实干。她带领村两委走遍田间地头,访遍每家每户,全面掌握村民经济状况、就业医疗等基本情况。

在她的带领下,同德村通过强化党建引领、完善基础设施、发展特色产业、改善民生福祉,短短一年就焕发出新的生机,走上了乡村振兴的快车道。梁兰用行动诠释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展现了新时代巾帼力量的责任担当。同时,被中共娄底市委组织部评为2024年度市派乡村振兴驻村帮扶工作“优秀个人”。她的先进事迹不仅成为同德村的骄傲,更为市城发集团树立了帮扶典范。

激活乡村“红色引擎”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梁兰深刻认识到,改变同德村面貌的关键在于建强基层党组织。

在梁兰的带领下,同德村党支部制定了详细的整顿方案。通过重新分工培训、定职定责,村“两委”班子职责更加明晰,工作效能显著提升。同时,她注重选优配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为乡村振兴注入新鲜血液。

为增强党组织凝聚力,梁兰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制度,常态化开展高质量组织生活,党员队伍的战斗力和向心力不断增强。

在基层治理方面,梁兰创新推行“三长制”管理模式,将分片管理与专人包干相结合:每位党员联系5个重点对象,邻长和村民代表分别联系5-15户群众,常态化走访排查,及时掌握村民动态。针对存在返贫风险的群众,建立快速识别和帮扶机制,确保精准施策。同时,通过完善村规民约,培育文明乡风,营造了和谐向上的社会氛围。

这一系列举措,使同德村基层党组织焕发新活力,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

用心用情解民忧

乡村振兴,基础先行。梁兰带领村“两委”班子抢抓政策机遇,多方筹措资金,推动了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让村民真切感受到生活品质的提升。

(专业技术人员对灌溉渠道进行勘测)

打通灌溉“肠梗阻”。同德村农田灌溉渠道年久失修,灌溉系统极不完善,河堤老化,抗洪能力弱,陷入雨季旱涝交替,导致百姓粮食收成难以保障,经济收入严重受损。梁兰向后盾单位市城发集团提出修缮渠道、疏浚河道、强化河堤并建设农田水利设施的汇报请求,得到市城发集团的大力支持,斥资20余万元,第一时间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到现场勘测规划,以科学拦截、存储雨水,打破“雨季涝、旱季旱”循环,保障农业稳产增收。

点亮乡村“幸福路”。梁兰创新思路,采取“乡贤捐助+集体投入”模式,发动村民共募捐10.5万元,新装太阳能路灯近百盏;同时盘活闲置资源,利用原有路灯杆加装31盏太阳能路灯,累计投入12万元,实现6个村民小组夜间照明全覆盖,让村民回家的路更加温暖明亮。

(技术人员进行饮水安全水塔安装调试)

破解饮水“老大难”。面对部分村民小组长期饮水困难问题,梁兰积极对接市城发集团,争取专项资金建设深水井项目。当清澈的井水喷涌而出时,村民激动地说:“盼了几十年的放心水终于来了,梁书记真是我们的贴心人!”

在梁兰的带领下,同德村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202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稳步增长;基础设施全面升级,完成全村路灯改造、松柏学校入校公路等民生工程;积极争取各类项目资金,完成灌溉渠道修整、村民饮水安全等工程,清理加固山塘3口,修复水毁公路40米,顺利推进S222公路拓宽项目;建成3.4公里森林防火带,并在两侧套种150余亩油茶苗,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一组组亮眼数据,一项项暖心工程,见证着梁兰和村“两委”班子用实干描绘的民生答卷,更书写了温暖人心的民生答卷。

驻村期满之际,梁兰带着满满的收获重返原工作岗位。她深情表示:“驻村工作将是自己人生历程中一段弥足珍贵的经历,如今的自己敢于直面未来生活中和工作中的各种困难,勇于挑战每一个不可能。”(娄底日报全媒体记者 谭芳 邹沅君 通讯员 谢娜 吴阳)

一审:王星 二审:罗江 三审:刘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