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桂林“瑶妹”雷荣珍:只要不放弃 日子会越过越好

发布于:2025-05-07 15:29:00

雷荣珍夫妇合影。 记者刘菁 摄

在平乐县大发瑶族乡福瑶村,有一位初中毕业的“瑶妹”,经过自身不懈努力,如今成为村里的领头人,带着大家奔向越来越好的日子。

近日,记者一行来到福瑶村时,雷荣珍刚结束村里的工作,正在家里打扫卫生。初见雷荣珍,她个子不高,但收拾屋子的动作十分麻利;她不仅嗓门洪亮,真诚的笑容也一直挂在脸上,任谁看了都觉得亲切。

不服输的“瑶妹”,努力改变命运

别看雷荣珍十分爱笑,但她的成长之路并不平坦。聊起往事,她慢慢红了眼眶。

因为她是女孩子,也因为父亲思想守旧,觉得女孩子不用读太多书。尽管雷荣珍成绩还不错,却因为家里条件有限被迫放弃学业,只是读到初中毕业就外出工作养家。但她十分好强,并没有因此放弃,反而更加坚定了自己要通过努力改变命运的决心。“我只要努力,只要不放弃,做什么都会好起来的。”这是雷荣珍在接受采访时说得最多的话。

2002年是她人生的重要转折点。当时,她突然失去了稳定的工作,被迫回到村里,心里很不是滋味。尤其是看着村里大多数人都住上了新房,而自己家还是泥巴房。但她并没有因此放弃,而是选择了从头开始。

她开始理清思路,利用家里的山地开始种杉树,且一种就是1000多亩。同时,她在杉树间夹种当地特有的甜茶叶,还尝试种植了20多亩的夏橙。为了干好这番事业,她更是带着孩子一起住在了山上。在她的辛勤努力下,日子一天天好起来。2005年,光是售卖晒干的甜茶叶就收入2万多元,再加上销售夏橙的收入,对于他们一家来说,已经相当可观。

雷荣珍说,她的成功离不开丈夫雷荣勤的支持。她告诉记者,她的丈夫雷荣勤外出打工的这些年,所挣的每一分钱都用在家里,自己从来不大手大脚花钱。这些钱不仅要供养80多岁的老人,还有3个小孩,但对此他毫无怨言。夫妻二人齐心协力,共同为经营家庭付出,终于在2015年建起了两层半的新房。“当时建这个房子花了58万元,还找了人专门设计的。”雷荣珍自豪地说。

以身作则,关心邻里,传承好家风

2011年,村委换届选举,雷荣珍被光荣选上,成了村党支部书记。从此,她就把村里人的大事小事都当成了自己的事。无论村民家中有何困难,无论是半夜还是凌晨,她总是第一时间赶到,尽心尽力解决。

她告诉记者,距离村子约12公里的牛塘背屯村民李成安夫妻闹离婚,她不顾道路崎岖,骑着摩托车赶往,途中摔倒脚腕扭伤,仍忍痛继续前去做思想工作,最终说服夫妻俩和好。“别人会觉得这些是小事,但是能帮大家解决问题,就是我的事。”

作为村党支部书记,雷荣珍深知民族团结的基础在于发展。于是,她采取“向上级争取、村民自筹”的方式,改善基础设施,修建多条硬化路,解决了村民行路难的问题。“就是你们进村的那条路,以前晴天全是灰,下雨一身泥。我当选的第二年,就动员大家修路,现在都是好走的路了,搞种植也好拉货。”同时,她还利用本村的自然资源条件,发展村民种植瑶山甜茶叶、水栀子等,带领福瑶村民共同致富。许多人也因此盖上了新房子,换了一辆又一辆新车。

除了在工作上兢兢业业,雷荣珍还非常注重家风传承和家庭教育。她以身作则,影响家人和村民,一家人平时待人温和,诚实守信,勤劳善良。她还利用微信平台,建立瑶族姐妹“谈心室”,丰富村里妇女的文化生活。还在瑶族盘王节等节庆时,用山歌传唱民族政策、民族知识和民族团结,实实在在增强了邻里间的理解和尊重。

在教育子女方面,雷荣珍也是倾注了全部的心血。因为她自己小时候没有机会读书,所以她特别重视两个女儿和侄子的教育。“只要他们能读得去书,砸锅卖铁我都会给他们读。”两个女儿也特别省心,学习都非常努力。她一边拿着手机翻出女儿的照片给记者看,一边说着大女儿性格外向活泼,小女儿性格稳重细心,非常像她。而且两个女儿在她的影响下,都非常愿意回乡扎根,建设自己的家乡。“我们家这两个女,就算别人拿金山银山跟我换,我也是不换的。”雷荣珍骄傲地说。

雷荣珍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靠行动改变命运,以身作则传承良好家风。一路走来,她用自己的努力和汗水,不仅将自己的人生过得丰富多彩,让自己的日子越过越好,更是努力带领福瑶村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地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来源: 桂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