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全国前十!
发布于:2025-05-06 11:18:00
发布于:2025-05-06 11:18:00
五一假期
洛阳人气爆棚
热度依旧
共接待游客736.27万人次
旅游总收入65.15亿元
美团旅行发布最新数据
洛阳上榜
全国TOP10热门目的地
洛邑古城成五一假期
十大“黑马”景区之一
“五一”假期,洛阳共接待游客736.27万人次
从洛阳市文广旅局获悉,今年“五一”假期,洛阳共接待游客736.2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65.1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66%和9.37%。
今年“五一”假期,洛阳文旅市场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文旅活动丰富多彩。“全城碰好运”城市打卡寻宝游戏将文旅产品与城市服务结合,通过设置有奖打卡点位将景区、博物馆、街区等“串珠成链”,参与性、趣味性十足;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举办武皇登基表演、神都蹦迪、天门迎宾礼等一系列活动,为游客打造沉浸式游玩体验;洛阳首部大型宫廷园林实景演出《凤舞神都》在九州池景区震撼上演,让广大游客沉浸式感受盛唐文化的魅力……“五一”假期,洛阳开展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不断丰富游客旅游体验。
乡村旅游持续升温。老君山景区举办“仙山花海节”,重渡沟景区举办非遗表演活动,鸡冠洞景区开展亲子游等活动,洛宁县嶕峣春溪露营基地推出“呼朋唤友,尽享野趣时光”等活动……“五一”假期,洛阳乡村“文旅大餐”丰盛,吸引不少市民和游客体验乡村风情,欣赏田园风光。
群众文化活动丰富。“五一”假期,洛阳市图书馆举办主题书展、诗词书法展、非遗传承体验等阅读推广活动,市级公共文化场馆持续推动优质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向社区下沉,开展公益培训等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优质服务提升游客体验。洛阳市公交集团推出“网约公交”服务,市民和游客可一键呼叫公交,享受更灵活的出行方式;市文旅部门搭建“导游会客厅”学习交流平台,持续提升导游服务水平;各景区在人员密集场所或区域统一设立志愿者服务点、游客咨询中心、游客投诉中心三合一的旅游综合服务站,随时为游客提供帮助……“五一”假期,洛阳以高品质文旅服务,保证游客舒心畅玩。
“五一”假期,洛阳境内高速
上下站车辆近150万台次
从洛阳高速交警支队获悉,“五一”假期(截至5日下午6点),洛阳境内高速公路上站车辆728633台次,同比上升15.64%;下站车辆722540台次,同比上升15.78%。
“五一”假期,洛阳站、洛阳龙门站
共发送旅客约41.23万人
“五一”假期,旅客出行需求旺盛,洛阳站、洛阳龙门站客流高位运行。从洛阳铁路部门获悉,5月1日至5日,洛阳站、洛阳龙门站共发送旅客约41.23万人。
其中,洛阳站5月4日发送旅客4.67万人,洛阳龙门站5月4日发送旅客5.04万人。洛阳站5月5日预计发送旅客4.95万人,洛阳龙门站5月5日预计发送旅客3.91万人。
“五一”假期,洛阳文博场馆
接待游客69.5万人次
5日,从洛阳市文物局获悉,“五一”假期,洛阳各博物馆、纪念馆等文博场馆累计接待游客69.5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3%,“博物馆热”持续升温。
“博物馆热”持续升温。数据显示,假期期间,洛阳博物馆(含天子驾六博物馆)以8.97万人次的接待量领跑全市,应天门遗址博物馆以8.7万人次的接待量紧随其后,洛阳古墓博物馆、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分别接待6.06万、4.68万和3.99万人次。值得注意的是,洛阳市不少中小博物馆接待游客量创新高,比如洛阳三彩艺术博物馆连续4日接待游客超万人,假期接待游客总量达5.7万人次,“小而精”“小而专”的魅力得到进一步彰显。
年轻游客、省外游客成主力。其中,40岁以下游客占比超六成,省外游客占比普遍超五成,显示出历史文化对青年群体的吸引力以及洛阳作为全国性文旅目的地的辐射力。此外,来洛体验文博游的群体中,女性游客占比显著高于男性,洛阳博物馆女性达62.32%,古墓博物馆达58.26%,体现了文博旅游与汉服体验、文化社交的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