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技工金胜宁获评全国劳动模范:跟父亲在工厂玩的孩子,成模具界“妙手神医”
发布于:2025-04-28 22:43:00
发布于:2025-04-28 22:43:00
在刚刚结束的全国劳模、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今年48岁的金胜宁获得全国劳模的称号。想起刚入行时,在电视里看到获奖的老师傅们,他的心中满是崇拜和羡慕。如今,他也如愿站在颁奖台上,心中感慨万千。
金胜宁是黑龙江云枫汽车有限公司的高级技工,从业近30年来,他坚守岗位,凭借精湛的专业技能和高度的敬业精神,荣获多项荣誉,其中包括黑龙江省劳动模范、龙江工匠、黑龙江五四青年奖章……
传承父辈精神 投身模具修理
车间里,机器轰鸣声不绝于耳,金属碰撞的火花不时闪现。一个身影在模具间穿梭忙碌,他,眼神专注,双手熟练地操作着工具,对模具进行细致检查与修理。他,就是金胜宁。
1977年,金胜宁出生在工厂大院,父亲是一名飞机地勤机械师。“小时候,当别的孩子在幼儿园嬉戏时,我就跟着父亲在工厂玩。”在高大的飞机旁,金胜宁看着父亲和工友们熟练地操作,心中满是憧憬。初中毕业后,这份向往促使他毅然报考了哈飞技校,选择了模具维修专业。
1996年,金胜宁从技校毕业后,顺利进入哈飞汽车模具车间。面对几十吨重的巨大模具,金胜宁心中既紧张又兴奋。有一次,车间里一个用于汽车轮罩冲压的模具被压得粉碎,金胜宁以为生产必定会因此停滞。可师傅们却淡定地说,两天就能修好。只见师傅们先将模具碎片用螺丝简单固定拼接,接着焊接,随后仔细打磨,最后刷上漆。经过一系列操作,原本破碎的模具焕然一新。这神奇的一幕,让金胜宁内心充满震撼与羡慕,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学好这门技术。
为尽快掌握模具维修技能,金胜宁每天都早早来到车间,主动向师傅们请教。他认真观察师傅们的每一个操作步骤,用心记录维修要点。“那时候,我基本上每天都会加班,一是能练习,二是能保证生产,能在实践中积累经验。”金胜宁说。
四个月后,凭着超乎常人的努力,金胜宁已经能独立操作,而这通常是其他学徒需要一年半到两年才能达到的水平。
认真钻研技术 汲取国际先进经验
1998年对金胜宁来说是转变的一年。那年厂里要与意大利合作一款车型,并引进了意大利先进的模具。“当我们看到意大利的模具时都惊呆了,他们的模具就像工艺品一样精致,相比之下,我们的模具又破又旧。”这让金胜宁明白,这次学习对他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公司派了很多人配合意大利师傅学习,然而万事开头难。“起初意大利技师只让我们做一些零散的工作,比如拿零件、递扳手。”金胜宁说。面对这种情况,其他一起来学习的工人都返回了原先的工作岗位,只有金胜宁留下继续坚持。
此后,金胜宁更加努力。意大利技师们轮班休息时,他从不休息,抓住一切机会学习。他仔细观察意大利师傅们维修模具的每一个细节,将技术要点和数据用本子详细记录下来。他的认真和执着渐渐打动了意大利技师们,他们开始愿意与金胜宁交流,并将一些关键技术传授给他。
在六个月的学习时间里,金胜宁几乎每天都跟着意大利师傅工作十几个小时。他如饥似渴地吸收着先进的技术知识,逐渐掌握了新模具的维修技巧。后三个月,大部分模具的维修工作都交到了金胜宁手中。这次经历,让他的技术实现了质的飞跃。
2003年,当厂里再次与日本合作新车型时,日本师傅因故离开,金胜宁再次迎难而上。他对每一套模具进行地毯式排查,从模具的结构设计到零件的装配精度,从冲压工艺的参数设置到材料的性能特性,逐一进行细致入微的分析研究。
在45天时间里,金胜宁几乎以车间为家,最终他成功完成了67套模具的调试,且全部达到批产要求,还提前半个月完成任务。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悉心培养徒弟 赓续工匠精神
从2000年起,金胜宁开始带徒弟。“我带徒弟是有步骤的,刚来时,我先让他们做拧螺丝组部件这些小活,但有很多人都耐不住性子,他们想直接学习高难度技术,这是不行的。”金胜宁说,只有把基础工作做好,把心沉下来,才能学到更多更好的知识。
在金胜宁的这些徒弟中,陈理达是特殊的,因为陈理达起初是不太服气金胜宁的。“我们一开始就是同事,他自己也是技术能手。一开始我们两个是互相学习,但是随着接触时间的增加,他逐渐的认可了我,于是就拜我为师了。”金胜宁说,陈理达如今也已成为高级技师。
金胜宁不仅注重传授技术,更注重培养徒弟们的工匠精神。他常对徒弟们说:“我们做这一行,要对每一个模具负责,把每一次维修都当成是在打造一件艺术品,只有用心去做,才能做出精品。”在他的影响下,徒弟们也都养成了严谨、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2018年,由于工作调动,金胜宁离开家乡,辗转多地。凭借出色的技术,当地的经理多次表示想要留下他,可金胜宁却只想回到家乡。2023年,当金胜宁听闻云枫汽车成立的消息后,第一时间报名回家。回到想念多年的工厂,看见熟悉的厂房和设备,听见压机那有节奏的轰鸣声,金胜宁的心终于尘埃落定。
如今,金胜宁带领工作室开展冲压板料涂油量与模具成型关联分析研究项目,在模具调试阶段将零件报废率由8.6%降到5.7%,每年可为公司创造经济效益60余万元,该项目获评2024年哈尔滨市职工创新项目。
金胜宁在模具修理岗位上,用近三十年的坚守与付出,书写了属于自己的工匠传奇。他从一名普通学徒成长为行业领军人物,不断创新推动行业技术进步,为企业创造了巨大价值。如今,他依然奋战在生产一线,为家乡汽车工业的崛起继续拼搏,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的工匠精神。
龙头新闻·生活报 记者:刘维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