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厕所是谁提出来的(中国古代最早的公共厕所)
发布于:2024-12-05 11:01:14
发布于:2024-12-05 11:01:14
随着社会不断的进步,各行各业为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从各个角度,全面细微的服务,大到酒店餐馆,小到洗浴公厕,越爱越便捷化,人性化。今天就专门讲述一下“公共厕所”的故事。
通常人们都会以为,现在街上遍布的公共厕所应该是近现代才有的产物。其实不然,早在中国的明朝,就已经出现了公共厕所,不过,那时的公厕不是政府所建,而是私人建的。
明末清初,有一个叫做穆太公的乡下人在他所居住的村子里,盖了一座公共厕所。
事情是这样的,有一次,穆太公在进城的路途中,忽然内急,正焦躁不安时,却见路旁设有“粪坑”,这种“粪坑”是收费的,虽然收费,但是却解决了穆太公之急。事后,这个很有商业头脑的穆太公便有了想法:“建一间公共茅厕”。
回到家后,老先生请人把门前三间屋挖成三个大坑,坑与坑之间都砌起墙壁隔开,然后,又将整个茅厕粉刷装饰了一番,并请了一位书生,写了一个“齿爵堂”三字的牌匾,悬在门外,算是给这厕所起了个雅名。
厕所建成了,要利用上,才能起到作用。于是,穆太公又求书生帮忙,写了百八十张“广告”,散贴于村里村外、墙头树下。上面写道:“穆家喷香新坑、远近君子下顾,本宅愿贴草纸。”
这波“广告”颇有创意,而且免费赠送草纸,这应该说是现代“让利大酬宾”营销手段的鼻祖了。乡民们对这一行为反应热烈,加上穆太公还在茅厕的墙壁上贴了一些情趣诗画,蹲一次新坑,就如看一次景致.还真的招来了很多乡民们的光顾。即便自家里有茅厕,也要过来蹲一蹲,只为新坑景致所吸引。不久之后,太公又盖起一间女厕。
太公在这公厕上花费了如此多的心思,可谓服务一流,那他的公厕到底如何收费?你可能想不到吧,茅厕是免费的。
穆太公建立公共厕所前,曾经考虑过收费的问题,他知道乡下人手头拮据,花钱上厕所,肯定行不通。不过,如厕虽是免费的,可是积攒下来的粪便却可以卖钱。
村里的农户都是靠种地为生,哪家哪户不需要往田里施加粪肥呢?看似不赚钱,还赔钱的买卖,但是,其中隐藏的利润可是非同小可,这一点,乡民们也都没有想到,大家都夸奖穆太公做善事,济天下,好人有好报。
果然,没过几年,太公就从大粪中得了不少的“油水”,成了当地的一个富翁。
故事取自明末清初,一个无名氏所写的小说《掘新坑悭鬼成财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