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如何界定辱骂
发布于:2024-12-28 21:58:32
发布于:2024-12-28 21:58:32
法律上对辱骂的界定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
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会受到法律的处罚。
公然侮辱通常指在公共场合或者当着众人或第三人的面进行辱骂,如在街上、球场、单位等。
在微信群或网络平台上的辱骂,因为是在多人的公共空间,也构成公然辱骂。
如果辱骂行为是在私下非公开场合(如电话、短信、邮箱等)进行,且仅涉及双方当事人,则不构成公然辱骂,但若多次发生,可能构成干扰正常生活的违法行为。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该罪行的起诉依赖于被害人的告诉,但在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情况下,不受此限制。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侮辱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困难时,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侮辱行为在民法上属于侵犯名誉权的行为,行为人依法承担民事侵权责任。